春季饮食禁忌
中医药人才网
2015-03-13 来源:
早春时节少寒凉进入春季,尽管天气逐渐变暖,但尚未进入高温期,因此不可稍感暑热就过量饮用清凉饮料,以免损伤人体阳气。应适当少吃黄瓜、冬瓜、茄子、绿豆芽等寒性食品,以免损及人体阳气。 仲春时节少酸腻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肝旺之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过旺,伤及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脏腑五行相生相克关系之中,肝可克脾,春天肝旺,若多食酸性食物,肝火就会偏亢而损伤脾胃。甘是脾的本味,为了抗御亢盛的肝气可能的侵犯,需增加甘味饮食以强脾气,以此协调五脏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 另外,因为此时脾胃容易受损,因此应注意少进滋腻等难以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注意,少食粽子等黏冷肥腻之物,以免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 晚春时节少辛辣春温阳气升发,胃肠积滞较重,肝阳易亢,故春季饮食养生,宜由冬天的温补和肥甘厚味转为清补养肝、通利肠胃。《饮膳正要》中:“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不可一于温也。禁温食及热衣服。”一些温热的食物,如狗肉、牛肉、猫肉、羊肉、公鸡、蛇、虾、鲤鱼、煎炸食品等,不宜食用。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也不宜食用,以防邪热化火,变发疮痈疖肿等疾病。 宿疾饮食要慎重春季风邪当令,风为阳邪,性走窜,易诱使一般宿疾复发,如高血压、哮喘、皮肤病及过敏性疾病等,故在饮食上应忌食发物,如虾、竹笋、公鸡、海鲜等应尽量少吃。 总之,春季饮食应掌握一个原则,食物宜由辛甘逐渐转为清淡养阴之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