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浩: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人民谋福利
中医药人才网
2019-12-01 来源:互联网
全国中医药大会的召开在行业内引起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中医药事业的显著成就和重要贡献,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我们做好中医药工作,加快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自信、包容和革新,是今后我们加快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必须始终坚持的核心要义;明确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是今后我们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方针、路径和目标;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是我们这一代中医人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必须勇于担当,切实肩负起党和国家交给的重托,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贵州青山绿水、气候宜人、生物多样、民族众多,中药材资源和民族医药资源丰富。贵州全体中医药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牢抓住中医药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努力缩小中医药事业发展水平与党和国家要求的差距,努力缩小中医药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求的差距,努力缩小中医药规模与中药材资源大省地位的差距。坚持守正创新,加快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进程,积极在文化传承、事业发展和产业创新等方面探索出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其他省区的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充分发挥中医药“五大优势”,凸显中医药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生态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贯彻落实《意见》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是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名义发布的第一个中医药文件,把准了新时代中医药事业的脉搏,开出了中医药传承发展创新的良方,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意见》的六个方面、20项建议举措中,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让我感触很深。 基层是中医药发展的主阵地。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符合“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符合深化医改的要求,将更加有力推动中医药在基层发展壮大,发挥“简便验廉”的优势,就近满足群众需求。在体系建设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县县有中医院、乡乡有中医馆、村村有中医看”,争取在2022年前,任务落实;在人员配置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做大增量,积极按照《意见》推动建全省市县乡四级中医药管理队伍,积极推进农村订单定向免费中医学生项目,进一步盘活存量,做好基层中医药人员执业医师考前培训,放宽基层中医医师职称晋升条件,今天贵州省第一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能力竞赛顺利召开,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贵州省地方之间,医院之间水平的差距缩小,整体中医医疗队伍水平的提高。在服务能力方面,我们将进一步抓实中医医院对口帮扶工作,推动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加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原动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是中医药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我们将遵循中医药人才培养、成长的规律,进一步推动院校教育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课程比重,强化中医思维的建立,强化早跟师和临床实践,积极推进中西医结合教育,全面推进西学中。进一步推进高层次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以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省名中医等为核心,建立多学科协同、多部门参与的创新团队;继续做好各级名中医师带徒工作,做到薪火相传。进一步协调相关部门,在薪酬待遇、职称评定、奖励表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各级各类中医药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空间,引导人才深入基层深入边远地区服务。 质量是中医药发展的硬支撑。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需要好中医、好药方,更需要好药材。贵州是中药材大省,中药材质量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建设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制定发布中药材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标准,推动定制药园建设,发展第三方中药质量评价机构,全力推动绿色、安全的“黔药”品牌。同时,大力支持发展精深加工、中医药衍生产业新业态和中医药大数据信息化发展,拓宽中药材发展空间和渠道,助推农村产业革命。 产业是中医药发展的创新动力。贵州是中医药资源大省,中药材资源丰富,中医药文化深厚。为了发挥中医药助力脱贫攻坚优势发挥出来,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研究制定《中医药产业发展及脱贫攻坚行动方案》,同时联合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等11家单位共同印发《贵州省实施“定制药园”工作方案》,发展“定制药园”4万亩;借数博会东风,主办首届互联网+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先后与有关单位分别签署了建设中药材电商平台和支持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开创中医药发展的创新多元之路径。 全国中医药大会之后,贵州省副省长王世杰结合大会精神,第一时间召集我们就大会精神研讨,并将积极推动贵州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作为当前时期重点工作来推动,立足贵州得天独厚的中医药资源优势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加强顶层设计,突出质量优先,提升中药材产业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水平,提高中药质量和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 按照《意见》的要求,各级政府要全力制定落实举措,要把实施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行业部门要摸清情况,结合实际,为当地政府当好参谋,协调相关部门,做好中药发展规划、标准制定、质量管理等工作,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 贵州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中医药发展,全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建立了由分管副省长王世杰同志任召集人的省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商中医药工作,逐步建立完善中医药行政管理机构,理顺工作机制。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按照《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贵州省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能职责,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给省委省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会同联席会议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制定好贵州省的实施意见,出台相关配套文件,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表、路线图,一项一项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抓实抓细抓好。同时要尽快推进局直属事业单位的组建和改革,以及加快省中医医院建设,切实提高直属单位的运行效能,更好地承担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协调发展 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建立了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本轮机构改革中将省中医药管理局由卫生健康委内设机构调整为设立党组的省政府部门管理机构,各市州卫生健康局设立了中医科,县级卫生健康部门也有专人负责中医药工作,从而建立了多部门协同,上下贯通的中医药工作架构和管理体系,为贵州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等都高度关心和支持中医药的发展,制定出台了多个文件,目前,省委省政府正在计划于12月下旬召开贵州省中医药大会并出台《贵州省关于〈意见〉的实施方案》《贵州省关于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省人大已将《贵州省中医药发展条例》列入2020年立法计划,省政协多次召开中医药发展方面的座谈会。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将发挥中医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和牵头协调部门的作用,进一步振奋精神,树立强烈的改革意识和担当精神,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团结协作,加快中医药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全面落实国家对中医药投入的相关政策,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和社会联动,实现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对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投入。积极探索院校教育、师承教育和继续教育协同发展的培养模式,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符合贵州实情的中医药专业队伍。坚持以文化为先导,对贵州的传统医药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坚持以事业发展为中心,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坚持以现代化产业化为突破,实现中医药融合创新,赋能发展。在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事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政策倾斜,综合联动的模式推动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坚持统筹协调,服务管理,市场驱动的方式推动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在中医药管理工作中守正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守正创新”,是我们抓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对于如何“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中医药管理工作也要始终坚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药管理的“守正”,就是要求我们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找准中医药发展规律,知道什么是中医药的“正”,怎样正本清源,保住中医药发展根本,这是我们创新中医药管理的基础。中医药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中医药的开放包容这一规律传承好、发挥好,要保持对新事物、新技术、新业态的好奇心,在守住根本的基础上,找准与中医药的结合点,制定完善政策,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全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比如,在推动优秀中医药文化传播方面,我们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普及,联合教育厅、中医药大学组织专家撰写适合中小学不同年龄的课外读本,第二课堂读本,以重点公立小学为试点,建设中医药文化长廊,每月举办一次中医药趣味课程。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不是简单的行业动作,也不是简单的医疗水平的提高,而是民族文化自信和传承的标志,是为全社会和人民群众谋福利。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正确指导,需要中医药联席会议的大力支持。尤其在政策支持,基础建设,完善提质,人才培养,产业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都需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推进。 |